欢迎来到体育收藏在线! 请【登录】或【免费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和奥运会

发布时间:2009-07-19 19:11    查看次数:944    分类:体育史料

1、清朝光绪皇帝:和奥运会擦肩而过
 

 

  清光绪21年(1895年),现代奥运会的发起人顾拜旦致函清政府,邀请中国参加将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1896年)现代奥运会。中国第一个接到奥运会邀请书的是清朝光绪皇帝,后因慈禧太后及其幕僚不懂得“田径”一词的含义而未能派队参加。
 

 

  2、中国和国际奥委会的最早联系
 

 

  中国和国际奥委会的最早联系始于远东运动会期间。远东运动会,原名为“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1911年9月,由菲律宾、中国、日本共同发起成立了“远东业余运动协会”,简称“远东体协”。该会决定每两年一次轮流在远东各大城市举办“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主要发起人布朗向国际奥委会通报了远东运动会的情况。由于中国积极筹办和参与远东运动会,从而和国际奥委会发生了最早的联系,国际奥委会曾正式通知中国准备参加将在1916年举行的奥运会和国际奥委会会议,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未能实现。1920年,国际奥委会致电远东运动会组委会,承认远东运动会和远东体协。远东体协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与国际奥委会发生联系的区域性国际体育组织。1921年,在上海举行第5届远东运动会,国际奥委会选派日本委员加纳五郎为代表出席并致词。自此中国开始和国际奥委会发生了历史性初步联系。
 

 

  3、中国和国际奥委会的直接联系
 

 

  1922年,国际奥委会选举中国体育界著名领导人、远东体协的发起人、历届远东运动会的赞助人、第2、5、8届远东运动会会长王正廷为国际奥委会委员,这是第一个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的中国人,炎黄子孙首次与国际奥委会“亲密接触”。至此,中国便和国际奥委会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这是中国和奥林匹克运动互相认可和接受的重要里程碑。
 

 

  4、中国正式加入奥林匹克大家庭
 

 

  1924年8月,全部由中国人组成的全国性体育组织——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上海成立,张伯苓任名誉会长,王正廷为名誉副会长,沈嗣良为名誉主任干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不但接管了先前由基督教青年会外籍人士主办的各种体育活动,还组织开展了更多的各种分区比赛,单项比赛、体育训练班等,而且在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体协的分会组织。
 

 

  1927年以后,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相继加入了田径、游泳、体操、网球、举重、拳击、足球、篮球8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其它国际体育组织。
 

 

  1931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中国奥委会。古老的东方大国正式成为了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

        1952年7月,新中国第一次组队参加了第15届奥运会。在1954年国际奥委会第50届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以23票赞成、21票反对通过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由于某些国际势力刻意搞“两个中国”,国际奥委会将台湾所谓的“中华奥委会”继续保留在国际奥委会成员名单上。在向国际奥委会多次抗议未果的情况下,中国奥委会于1958年8月19日宣布断绝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并在1958年6月至8月间,先后退出15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1979年,中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正式提出关于解决中国合法席位的建议。同年11月,国际奥委会委员以62票赞成、17票反对、2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作出的关于恢复中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名古屋决议》,确认代表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是中国奥委会,正式名称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设在台北的奥委会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机构留在国际奥委会,正式名称为“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英文名称为“Chinese Taipei Olimpic Committee”),并显示要求其修改会歌、会旗、会徽及章程。1981年,国际奥委会与中国台北奥委会在瑞士洛桑正式签订协议,中国台北奥委会正式改称,并确定了其会歌、会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