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世界体坛的起步--远东运动会在中国
远东运动会是当今亚运会的前身,成立于1913年,原名"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到1934年为止,共举办了十届,其中第二、五、八是在上海举行的。它的发起和参加国是菲、中、日,最后两届又有印度、印尼和越南参加。
上海举办三届远东运动会
1915年5月,第二届远运会在上海虹口体育场召开,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大型国际运动会。虹口靶子花园又名虹口体育场,地处上海北郊,既有花园胜景,又设有运动场地,是本世纪初由外侨"上海运动事业基金"董事会筹建的,当时上海没有中国人自己的运动场,只得借用该场地举办远运会,并临时搭建了看台。这次运动会中国队获得田径、游泳、排球、足球冠军;又以总分93分夺得了本届的总锦标。
这次在上海首次举办的远运会影响深远。当局对体育运动已有所重视。5个月后江苏省政府在上海创办了第一家体育传习所,聘西人为教授,培训各县市体育事业骨干;上海县知县沈宝昌委托县教育会长,耗资2万多元建成了上海第一个公共体育场(现为沪南体育场);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还创设了女子体育师范学校;1918年上海又创设了我国第一所体育大专院校"东亚体育专门学校";各地院校也相继出现了体育专科;我国最早的一批体育刊物如《体育界》、《体育杂志》、《体育周报》等,亦在这一时期相继问世或复刊。
继1917年在东京举行了第三届、1919年在马尼拉举行了第四届远运会后,1921年第五届远运会又轮至我国主办,于是年5月在上海举行。1921年远运会及远东体协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承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与国际奥委会发生关系的区域性国际体育组织。5月30日下午2点,第五届远运会在上海虹口公园运动场开幕,虽遇下雨,观众仍上万。
6天比赛后,中国队还获得排球、足球冠军,锦标数高于日本而名列第二。这届大会显示了我国体育事业和组织人才能力均有所提高,但也暴露了我国体育组织机构已不适应新的形势,所以经过体育界商议,于1924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主持并领导全国的体育事业及各届远运会的选拔和比赛。
经过1923年大阪第六届、1925年马尼拉第七届远运会之后,1927年8月又轮由中国主办第八届。这是上海第三次举办远东运动会,这次运动会与以往两届不同的是有了经费来源,当时南京政府拨款2万元,上海市政府补助2千元,浙江省政府补助5千元,各界有100个单位及个人捐款资助,上海几乎所有名流都捐款支持,这是以往两届没有过的。
开女子参赛之先声
第三届远东运动会于8月27日下午2时开幕,历时8天。尤引人注目的,本届还安排了女子网球及排球表演赛,这在中国及远运会上都是首开先河,开远运会上女子参赛之先声。大会尾声时,还宣告成立了"东亚体育教育会",但其宗旨和入选与远东体协相仿,以后也未发挥什么作用。9月3日晚,在中华棒球场进行了隆重的闭幕式,同日下午,上海总商会等十个团体,为各国运动员在江湾叶家花园举办了茶话舞会,气氛和谐热烈。
这次运动会的运动场所选用了中华体协经营管理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租用的天文台路中华棒球场。比赛前,中华体协在国内进行了规模宏大、轰动一时的预选大赛。
这届远运会是我国第三次举办。它与以往两届相比有很大的改进,首先是一切事务完全由中国人办理,会场建筑、设备较完备,竞赛评判公正,外国代表均表满意。第二是开创了由政府机关拨款,社会各界捐助的集资形式,为以后的大型运动会奠定了基础,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转折。在第八届远运会的促进下,为了发展我国大学的体育事业,同年12月设立了全国体育指导委员会,对公办大学进行指导。第二年政府又颁布了《体育及军事教育决议案》,1929年又公布了《国民体育法》,掀起了强身卫国体育热潮,我国的运动健儿也开始跨出东方,走向国际奥运会。
远东运动会被迫解散
自第八届远运会后,为了与奥运会协调,远东运动会改为每3年举行一次;1930年后又决定每4年举行一次。正当远运会蓬勃发展之际,1933年日本为了使伪满洲国取得国际上的公认,授意伪满正式向主办国菲律宾提出加入远运会申请。菲律宾即电告中国,遭到我国体育界人士的严正拒绝和强烈抗议,菲体协遂拒绝了伪满的请求。日本首招失败后,发起了组织"亚洲运动大会"的阴谋,宣称除原远运会会员国之外,苏联及附近国家均可参加,中国如拒绝参加,大会照开不误;并煞有介事地宣布亚运大会第一届在东京,第二届在长春举行等。
1934年5月12日,第十届远运会在马尼拉开幕,中国队又夺足球锦标。5月19日执行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日本代表不甘心失败,提出要修改会章,以便将伪满拉入,中国代表潘嗣良、马约翰等坚决反对。次日在继续讨论日本议案时,菲方代表因受日本威胁而表示可以修改会章,即遭中国代表反驳,菲方主席提出表决,中方代表严正声明后全体愤然退席。中方退席后,日方代表竟强迫菲方继续开会,并决议修改远运会会章第10条。21日日本又逼迫菲方再度开会,提出解散远东体协,另建"东亚业余体育协会",并以极快的程序表决通过伪满洲国加入。
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强行威逼下,历时20年的远东体育协会被非法解散,日、菲当局遭到了各国舆论的强烈抨击。远运会"以振发各地运动精神,促进个体及社会体育……增高国际感情为最终目的"的宗旨,已超越国界而深入人心,决非军国主义的暴力所能扼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届亚运会于1951年在印度隆重开幕,开始了亚洲体育运动新的里程碑。